信用卡从英文Credit Card 直译而来。这样小小的一张卡片而今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金融载体。小瑞试着从不同视角看看这张小卡片的“前世今生”,演义一下这个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小东西。
信用卡的前世今生
第一张信用卡现在通常的说法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一个叫弗兰克·麦克纳马拉的商人发明的一种在美国纽约若干家餐厅内证明身份并具备支付能力的卡片,公司取名“大来俱乐部”(Diners Club),会员可以凭借此卡记账消费,不必付现金。
信用卡的前世今生
1952年,美国加州富兰克林国民银行首先发行了银行信用卡,这是银行信用卡的先河。然而不幸的是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宣布倒闭了。到了1959年,美国的美洲银行在加利福尼亚发行了美洲银行卡,这张卡在1976年改名叫做“VISA”。我国信用历史

 

我们历史上没有能和“信用卡”属性相似的事物呢?大概明末清初时候由晋商发明的“汇票”能与之上下。

 

明末清初,以山西晋商雷履泰所创平遥日升昌票号最著名。实现了一定范围的异地汇兑,也同时兼经营存款、贷款、等业务。分号近百家,遍及全国以至南洋、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等地。那部叫好不叫座的电影《白银帝国》就是以当时晋商票号行业作为背景,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领略一下那个年代山西商人建立的商业帝国。

信用卡怎么就长成了这样?

信用卡的长相被固定在现在这般模样,还得从一个组织说起,“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中文直译成国际标准化组织。名字是不是还有点陌生?那咱们换一个词,“ISO”这下熟悉了吧。“ISO”不是英文缩写,而是来自希腊语“ISOS” 即“EQUAL”——平等之意。“ISO”为全球全行业提供标准制定的解决方案。

那么作为金融行业发行的银行卡要设计成什么样才适合呢,需要有一个大家都能同意且能顺利实施的方案,那就各方“聚商”一下吧。银行首先表态:我们要方便携带,还不能太小,太小卡面上的信息写不下,不利于管理。钱包制造商说你们不能做太大啊,钱包放不下去不好携带。服装厂商也说不能做太大啊,太大衬衫口袋放不进去,不能带出门别怪我。材料商也表态,你要是超过一定尺寸范围材质就会浪费很多,成本要增加。就这样,“组织”汇总许多行业的意见以及综合了其他行业标准,最后形成并通过了ISO7810:1985识别卡标准,以及ISO7811:1985的5条标准。规定了信用卡的物理特性,包括了卡的尺寸、构造、材料。卡长度:85.47mm-85.72mm;宽度:53.92mm-54.03mm;厚度:0.76mm,同时也规定了压花,凸印,只读磁道和读写磁道的标准。

这样,就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卡片大小相同,虽然花色各异,但是信息和词条位置必须严格执行标准。所有发卡机构都按照统一标准执行,以此标准定制所有的信用卡相关的产品。

信用卡的前世今生
当信用卡来敲门 

我国1985年有了第一张被收藏界称为“金珠海”的信用卡,是由当时的人民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为什么第一张信用卡是由人民银行珠海分行发行,这还得从改革开放说起。珠海是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在改开之初,大量外国游客来中国,信用卡这种新鲜的支付工具也随之到来。中国银行作为当时国家指定的唯一外汇兑换银行,负责办理外国游客的货币兑换业务;经过几年代理国外信用卡的实践积累,中国银行完全掌握了信用卡业务流程和操作模式,决定开始自己发行信用卡。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国内第一张人民币信用卡——“中银卡”随之诞生。

信用卡的前世今生
当时信用卡放到现在看也就算是“准贷卡”,事先要存入一定数额的现金,待该数额消费完毕后才可使用信用额度消费。使用流程也比较复杂,客户用卡消费之前,商户要打电话问银行,核对卡号和客户姓名才能使用。加上当时没有电脑打字,什么都要手写,所以刷卡消费其实比用现金直接付款还要慢很多。 

隔年,也就是1986年人行又推出了一张信用卡,取名“长城卡”。而“长城卡”的名字被普罗大众熟知差不多要到20世纪末的1999年。冯小刚执导的贺岁电影《没完没了》开篇第一幕:葛优老师在美发店里闭目剪头,而门外的“依维柯”客车已经被交警叔叔拖走,美发师问 “外面那辆贴的跟‘花瓜’似的车是您的吗?”;葛大爷点头称是;“让警察给拖走啦!”。之后便是葛优老师经典的追车高喊“人在呢”,而美发师口中那辆“贴的跟‘花瓜’似的车”车身上贴满的就是当年 “长城卡”广告-“溶长城之尊,显方寸之贵”。

信用卡的前世今生
结语 

如今,信用卡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消费工具。

信用卡,只是一张小小的卡片,却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金融市场的巨大变迁,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钱本是生活中的平常事,但是信用卡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花钱方式,从有钱花,到花的开心,花的便捷,这里面也有不少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