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武汉疫情来得太迅猛了!

短短一个春节,把我们的生活撕扯得七零八落。

原定的旅游计划,取消;计划的各种聚会,泡汤;红包拿到手软的春节,静养!

更让人焦虑的是,原来热闹的大街渐渐冷清,餐饮、电影、出行、消费行业受到严重打击,很多小老板都说顶不住了!

裁员、失业、经济下行的阴影,猝不及防地照进生活,如影随形。

我们都不得不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我的收入会受到多大的影响?

关于这个问题,靠一份死工资的人,和“多管道收入”的人,也许有迥然不同的回答。
什么是“多管道收入”呢?
 
大概的意思是,我们的收入就像蓄水池,我们有两个方法给这个蓄水池蓄水。
 
  • 第一种方法,是很努力一桶一桶地提水;
  • 还有一种方法是修管道,开始并没有谁,但是修好了水能自动流进来。
就这个故事,我是感触非常深的。
 
我曾在正职工作之外,还兼职给三家公司干活,月收入小三万吧,但却一点都不开心——实在太累了。
 
曾经有一次,连续3天都没休息,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我都在工作。那简直是拿命换来的钱。
 
算算时薪,性价比非常低。
 
闲暇时间,我禁不住停下来思考:为什么自己挣钱这么累?
 
其实,很简单,我一直在用提桶思维“挣钱”而不是用水管思维“赚钱”。
 
挣字和赚字,一字之差。
 
一个提手旁,靠劳动;一个贝字旁,靠资本。两者却有着天渊之别。
 
提桶思维有什么不好呢?就像我前面说到的那样,多劳多得,一旦某天你不想提了或者你因为某些因素没法提了……
 
收入就断了。
武汉疫情60天,我为什么不太担忧房贷和工资?
所以,我一直认为,赚钱的本质,是认知的变现。
 
我们要做的,除了努力积攒第一桶金,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收入更加“被动”——换句话说,就是要学会“躺着赚钱”。
 
那到底怎样算是躺着赚呢?我给你们分享两个故事。
我的一个朋友,最近兴高采烈告诉我,他巧妙地利用信用卡的50天免息期,用工资去买基金,生活费用就刷卡。
 
前一段时间基金有了一波大涨,他轻松地攒够了去泰国旅游的钱。
 
老实说,我在接触信用卡之前对它非常抵触。因为像大多数中国人,我对“借债”这事儿也蛮避讳的。
 
但是他这波“技术借”让我看到了理财思维的根本——富人致富,首先懂得找利差。
 
接下来精彩的来了,还有一波更厉害的操作。
 
我有一个姐们,美国名校毕业,早早地给自己买了年交5万美金的年金险,那份保险期待年化收益可以达到6%。
 
而今年年初,她发现一个入市买基金的好时机,于是就拿保单去银行做贷款。
 
这笔钱在境外银行的贷款利率才2%,妥妥地,得到一笔钱做投资的同时,还赚到了保单和贷款利率中间的利息差。
其实,我这两个朋友的操作本质上都是在“理财”,通过财富利率差获得更高的回报率。
 
他们的计算当中,体现了我看到了一种“富人思维”——捂着钱不如让钱找钱,知道自己怎么去赚,更清晰知道钱从哪里来。
 
这才是我们更应该摸索的赚钱认知。
我记得一个学金融的同事给我讲过一个故事,“马太效应”——

马太把1000个金币交给三个管家。第一个拿去投资了;第二个拿去买材料做成商品出售;第三个,出于安全起见,把金币埋在了大树下。

结果呢?

第一个管家赚了3倍,第二个管家赚了1倍,第三个,把带土的金币原额奉还。

马太大怒,把第三个管家的钱没收了,赏给了第一个管家。

 
你看,会赚钱的人,最后就是比你更轻松地,得到了更多的钱。
 
“躺赚”这一词语被很多人贬化,所以大多数人还处于跪着挣钱的阶段。
 
请问,跪着能挣很多钱吗? 
当然不。
 
我以前听过非常多靠着“咬碎牙和血吞”的努力就能熬出头的标杆故事,然而,往往那只是个别现象。
 
大部分的都市人,都是在匆匆两点一线之间,挣扎着用工资维系着脆弱的体面。
 
我也听过很多靠理财这件事发大财的传奇。
 
然而,只要在现实中打滚两下,尤其在股市胡乱追涨杀跌一轮之后,很多人都知道这只是少数戏精吹上天的剧本。
 
大部分普通人,其实是需要掌握一些底层的知识,用理财过上更舒服一点的日子。
 
也就是说,本来月赚1万,变成月赚1万1。
 
你可别小看这多出来10%,如果你每个月省下2000块理一理,20年后就变成了151.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