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Excel中10个多条件查询、计算公式,建议收藏
下面一组常用的多条件判断、统计Excel函数公式,收藏这些常用套路,让工作效率再高一丢丢。
1、IF函数多条件判断
要求:如果部门为生产、岗位为主操 有高温补助。
公式:
=IF(AND(B2="生产",C2="主操"),"有","无")
AND函数对两个条件判断,如果同时符合,IF函数返回“有”,否则为无。
2、SUMIF多条件求和
要求:统计E2和E3单元格中两个部门的高温补助总额
公式:
=SUMPRODUCT(SUMIF(B2:B9,E2:E3,C2:C9))
SUMIF函数求和条件使用E2:E3,分别得到两个部门的高温补助总额,再使用SUMPRODUCT函数进行求和。
3、SUMIFS多条件求和
要求:统计部门为生产,并且岗位为主操的补助总额
公式:
=SUMIFS(D2:D9,B2:B9,F2,C2:C9,G2)
SUMIFS函数求和区域为D2:D9,求和条件为B2:B9=F2并且C2:C9=G2
4、包含关键字的多条件求和
要求:统计部门包含“生产”,并且岗位为主操的补助总额
公式:
=SUMIFS(D2:D9,B2:B9,"*"F2"*",C2:C9,G2)
SUMIFS函数支持使用通配符。
5、多条件计数
要求:统计统计部门为生产,并且岗位为主操的人数
公式:
=COUNTIFS(B2:B9,F2,C2:C9,G2)
COUNTIFS函数也支持使用通配符,用法与SUMIFS函数相同。
6、多条件计算平均值
要求:统计统计部门为“生产”,并且岗位为“主操”的平均补助额
公式:
=AVERAGEIFS(D2:D9,B2:B9,F2,C2:C9,G2)
第一参数是要统计的数值区域,之后分别是成对的条件区域和指定条件。
7、多条件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
要求:统计统计部门为生产,并且岗位为主操的最高补助额
数组公式,注意按Shift+ctrl+回车:
=MAX(IF((B2:B9=F2)*(C2:C9=G2),D2:D9))
数组公式中,判断多条件时不能使用AND或是OR函数,因此先使用两个判断条件相乘,表示两个条件要求同时符合。
再使用IF函数对结果进行判断,两个条件同时符合时,IF函数返回D2:D9中的数值,否则返回逻辑值FALSE。
最后使用MAX函数忽略其中的逻辑值计算出最大值。
要计算多个条件的最小值时,只要将公式中的MAX换成MIN函数即可。
8、多条件查找
要求:查询部门为生产,并且岗位为部长的姓名
公式:
=LOOKUP(1,0/((B2:B9=F2)*(C2:C9=G2)),A2:A9)
LOOKUP函数多条件查询套路为:
=LOOKUP(1,0/(条件1*条件2*条件n),查询区域)
9、使用DSUM函数多条件汇总
要求:统计部门为生产、并且工资在7000~12000之间的总额
公式:
=DSUM(A1:C9,"实发工资",E2:G3)
第一参数为整个数据表区域,第二参数是要汇总的列标题,第三参数是指定的条件区域。
注意,第二参数中的列标题以及条件区域的列标题要和数据源中的标题相同。
10、使用DSUM函数多条件汇总
霸气XLOOKUP函数如何实现多条件查询,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多重纵向查询
=XLOOKUP(H4I4,B4:B19C4:C19,D4:D19)
横向纵向综合查询
=XLOOKUP(C3,E3:E6,XLOOKUP(C2,F2:I2,F3:I6))
多重纵向和多重横向综合查询
在excel中使用3种条件函数的方法
我们平时用 Excel 中的条件函数进行各种不同的运算和汇总,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查找条件不止一个。下面就分享“COUNTIF”、“SUMIF”和“IF”条件函数的使用 方法 。
1、在excel中使用条件函数:COUNTIF函数(计数求和)
COUNT函数,顾名思义是用来计数的,统计所选择区域的数值型单元格个数。COUNTIF是COUNT函数的引伸与拓展,在计数时加上先前条件,只有符合计数的条件才进行统计计算。比如,从员工信息表中,计算出有多少人的年龄大于35岁。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分类计数汇总的例子。这里有一张销售流水记录表,每名销售人员累计做了多少“销售订单个数”呢?
COUNTIF正常工作需要两个参数——条件区域(本例为左侧表中“销售人员”一列)和计数条件(本例为右侧表中的人员姓名)。要计算第一位销售人员的“订单数”,很简单,输入函数公式 “=COUNTIF($C$2:$C$16,E2)”即可(见图1)。
2、在excel中使用条件函数:SUMIF函数(条件求和)
SUM函数的作用是对数据求和,而SUMIF对它进行了引伸和拓展,比如计算“金额”在1元以上的数据总和、按照人员或产品分类计算数据总和等等。它有3个参数,分别是条件区域、判断条件、实际的求和区域(如果它与“条件区域”是一个区域,就可省略)。
在上例中,计算每位“销售人员”的订单总金额,就要使用SUMIF函数来协助了。如果要计算每个人的销售订单总金额,把左侧表的“销售人员”一列当作“条件区域”,把右侧表的每个名单当作求和“条件”,把左侧表的每笔“订单金额”当作“实际求和区域”,在G2单元格中输入数据计算公式 “=SUMIF($C$2:$C$16,E2,$B$2:$B$16)”(见图2),第1名销售人员的“订单总额”就瞬间产生了。
小提示:
在本例的COUNTIF函数和SUMIF函数中,由于“销售人员”区域与“订单总额”区域都是固定的,所以在函数中引用这两列地址时,要使用“绝对地址”,也就是在地址前添加“$”符号。
3、在excel中使用条件函数:IF函数
逻辑高手IF函数是一个条件函数,它可以通过设置的条件进行逻辑判断。
如果在刚才的数据汇总表中再添加一列“销售奖金”数据,“销售奖金”发放的方法是:如果某个人的订单总额大于¥1500,000,那么“奖金”数用总额×5%,否则“奖金”就用总额×3%。所以,第1位销售人员“销售奖金”的计算公式应为“=IF(G21500000,G2*0.05,G2*0.03)”,如图3所示。
结合刚才的知识,推测一下这个公式中3个参数的涵义吧。“G21500000”是IF函数的判断条件,“G2*0.05”是条件成立的操作,“G2*0.03”是条件不成立的操作。
*数据的分类汇总是Excel最常见的应用。分类汇总的方法很多,包括使用函数和公式。设置的条件可看作是分类的依据,用“COUNTIF函数”进行分类计数汇总,用“SUMIF函数”进行分类求和汇总,非常方便。
*IF函数的作用是根据判断条件的真假,自动进行分支操作。比如根据身份证号码的奇偶来判断性别,根据绩效数据来填写成绩等等。在实际应用时,一个非常实用的应用是:把IF函数的“真”或“假”参数嵌套成另一个IF函数,实现多种分支操作。如2个IF函数的嵌套可写成“=IF(条件,真,IF(条件,真,假))”,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3个分支判断了(在Excel中,最多是7层函数嵌套)。
*重复数据的筛选问题常常让我们感到非常棘手。COUNTIF函数除了可以实现分类计数汇总外,它和IF函数配合,还可以实现对重复数据的标识与筛选,从而将1列中的重复数据删除。在如下图4所示的案例中,使用了公式“=IF(COUNTIF($C$1:C1,C1)1,”1”,”0”)”为重复数据的后面添加了标识“1”,为不重复数的后面添加了标识“0”。在公式中,COUNTIF是条件计数,可利用它统计出从这列的第1个数据起,某个数出现了几次,再用IF函数判断,若出现2次以上就添加“1”,若出现1次则就添加“0”。最后用Excel中的自动筛选功能,将所有标识为“1”的数据行删除,就能把重复数据统统清理掉了。
与“IF”相关的函数三兄弟,不但为运算添加了“条件”,而且为我们打通了很多解决问题的道路,只要我们肯用心发掘,一定还能够找到更多的问题解决之道。
excel条件函数公式怎么用
演示机型:华为MateBook X
系统版本:win10
APP版本:Excel 2020
excel条件函数公式怎么用共有4步,以下是华为MateBook X中使用条件函数公式的具体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1
选中表格选择公式
选中函数表格,再选择公式。
2
点击函数选择if
点击插入函数,在弹出的对话框选择if。
3
填写条件返回真值假值
test填写条件,if_true填写条件为真返回的值,if_false填写条件为假返回的值。
4
拖动鼠标右下到其他列
将鼠标放在单元格的右下角,呈现十字时,拖动到该列的其他单元格即可。
excel 条件函数,多个条件判断怎么写函数
其书写格式如下:
函数解析:
IF函数作为一种逻辑判断函数,它的最终结果是返回True或False两种逻辑结果,并执行对应的操作。通常与其他函数进行嵌套使用:
1、函数公式:=IF( logical_test , [value_if_true] , [value_if_false])
2、中文说明:=IF("判断条件","成立","不成立")
3、 函数说明:
(1)IF里面的第二第三参数可以为固定的值也可以为函数。如果第二三参数为文本内容时,需要用双引号处理;
(2)第一参数判断条件成立的时候,执行第二参数,条件不成立的时候执行第三参数。
扩展资料:
IF函数多条件判断方法运用案例:
案例说明:分数小于60为不及格,61-80为良好,81-100为优秀
函数公式:=IF(D560,"不及格",IF(D580,"良好","优秀"))
函数解析:
1、因为这里涉及到多个条件的判断,所以需要使用到IF函数进行嵌套使用。
2、IF函数第二、第三参数可以为固定的常量,也可以为我们案例中的函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