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银行更看重商户名称,那么给大家举个例子:
某笔交易商户名称显示的是某某餐馆,但商户编号中的MCC却是5542(加油站),这种情况银行怎么衡定该笔交易?
银行会按照mcc码判定商户是加油站,银行挣得少,大多数银行不给积分。而不是按照商户名判定是否给积分。注:餐馆的mcc是5812,标准类,费率0,6%,银行给有积分。
mcc码是5542为优惠类商户,费率为0.38%,大多数银行不给积分!
当然也不是说商户名称就一定不看重,在一般情况下银行的确是只会识别商户编号。但对于一些风险性的商户会做出风控手段,比如建行就把一些风险性商户全部列举出来,再如中信银行新发布的155万不计积分商户其中有9成均来自于银行POS的真实商户,也就是说真实商户也会被银行列为风险商户或虚假商户。
有些持卡人利用一些企业查询工具查询商户是否真实,这个方法大多数都是不灵的,先不说查不出来什么,就算查出来了也没用,因为银行没有查询权限,只能银行自己主观大约估计判断。
银行将真实商户都列举为风险性虚假性商户了,我们查不查还有什么意义?不要交智商税。
对于银行来说,可以根据算法分析客户是优质客户还是普通用户,甚至是否是套现还是羊毛党。
坑一:套码
在餐厅或者酒店消费,打印小票显示名称是XX酒店,MCC是批发市场,这种对于用户的卡片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商家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以前批发市场类型的pos机只需要支付很少的刷卡费用,餐厅和酒店类别的成本高,所以挂羊头卖狗肉降低成本。
坑二:跳码
三方支付公司有一个增加利润的手段,就是悄悄帮给pos机“串”商户,因为pos结算费率分0.6%(标准类)、0.38%(优惠类)、0%(减免类)。
支付公司把商户类型换成优惠类和减免类,pos机打印出来的小票还是0.5%,实际成本变低了,利润却增加了。
这样的次数变多,对用户来说,都只会增加用卡风险,降低银行的信任。
坑三:在小票上的mcc “不存在” 是经过翻译的代码
坑四:二维码支付经常返回的界面没有商户MCC信息
因为不是银联通道,自然从银联查询不到信息。